文 | 来源·网易汽车 本站编辑

  日系车的逆势反扑以及韩系车的渐入佳境,让德系巨头大众汽车不得不加快在中国的步伐。

  近日,在一汽-大众董事会会议上,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文德恩和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达成共识,将提前延长双方将于2016年到期的合作协议,并且讨论了有关引擎和变速箱的专利权问题。

  紧密合作

  作为第一批在华投资的跨国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已步入如何与中国合作方继续合作的节点。自1991年成立以来,一汽-大众成立已超过20年,根据双方当初签订的合作协议,2016年合作将到期。

  一汽-大众是国内唯一一家中方占股超过外方的汽车类合资企业(大众占股40%、一汽集团占股60%),虽然曾一度传出大众汽车为了获得更多市场红利,拟从一汽集团手中分得9%股份的传闻,但从双方目前的态度来看,并不想改变这种合作模式。

  在今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德国进行访问期间,一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了将一汽-大众的合资年限再延长25年的协议。

  不仅如此,在11月29日的董事会上,大众与一汽集团就此前双方在技术专利方面的隔阂取得了一致。

  今年7月27日,境外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匿名高管透露,已经就一汽集团侵权行为着手展开调查。大众指控一汽至少正在模仿拷贝四项大众专利技术,包括MQ 200变速箱和EA111发动机,用于自主品牌车型,从而对大众集团旗下车型形成压力。

  报道称,大众认为一汽将把MQ 200变速箱用于奔腾B50车型,而这款A级车将出口至俄罗斯市场,与大众旗下斯柯达展开竞争。

  随后,这一专利纠纷一再发酵,双方各执一词,一汽集团否认拷贝技术一事,大众方面则坚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会进行实地调查。

  不过,在上周董事会会议上,双方就此事达成了共识。徐建一强调,一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长期以来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从未损害对方利益。

  大众此番加码中国市场,不仅改变了既定的发展节奏,而且重新理顺了与中方合作伙伴的共生关系,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汽车市场由热转冷的微妙变革期,大众的压力有增无减。

  目前,日系车的反攻势头明显加强,并且,这种攻势是基于真正沉下心来放低姿态琢磨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态度之下。

  巩固市场

  众多日系车企业不约而同地采取“情感攻势”。无论是将“丰田中国”蜕变成“中国丰田”的最大日系车企业丰田,还是多次重申“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的本田,抑或大打服务牌的日产,甚至马自达、三菱这些二流的日系车企业也都在服务、新产品引进上加码。

  “日系车的产品魅力并没有下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数据显示,日系车在产品质量、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优势,这几年来并没有与此前发生明显的变化。

  事实上,在J.D.Power统计的2003~2012年各类品牌百辆车事故率中,日系品牌是最低的,而该数据同时表明,日系车的售后服务非常强,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一直引领中国汽车企业。

  在服务方面再次发力,日系车的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加之渐入佳境的韩系车,产品风格硬朗的德系车企业虽然趁势扩大了市场份额,但守住市场的压力仍不小。

  对于在中国市场体量已经足够大的大众汽车,如何保持活力以及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尤为重要。今年前10个月,大众汽车在华累计销量达到226万辆,同比增长19.6%,对于这种体量的汽车公司,除去竞争对手的客观因素之外,最大的对手莫过于自己。

  从产品来看,大众汽车个别热销车型由于产能不足,持续加价,消费者产生的抵触情绪有不断扩散的趋势。而在售前、售后服务上,粗犷式的管理模式虽然已经有所改观,但从对消费者的情感关怀细腻程度上,距离日系车仍有一定差距。

  为了弥补这些差距,大众汽车在不断改变调整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从一汽-大众高层处获悉,始于2007年的“百万辆体系”战略已结束,支撑下一个五年的“强芯”战略正在启动,“目的就是要解决一汽-大众‘大而不强’的问题。”该高层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