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接到皮卡车的试驾邀请,而且地点选择惠州的南昆山越野试驾基地,我的第一反映是驾驶它上山究竟行不行啊。这次试驾的主角是福田拓陆者皮卡,在城市里不多见,但是在乡下拓陆者可是和宏光S一样常见的车型。在南昆山的山路上,编辑体验了这款越野型皮卡,遂写下和大家分享。
皮卡:能上山下乡,能日常代步接活拉货,还比SUV用途广泛
福田拓陆者是北汽福田开发的一款高端皮卡,拥有E系列和S系列版本可选,编辑此次试驾的是S系列越野型皮卡,它的外形设计和丰田海拉克斯倒有几分相似。
拓陆者搭载的是康明斯2.8T柴油发动机,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匹配的是博格华纳四驱系统和采埃孚6速手动和自动变速器,还有拥有超过1吨级载重,2.25吨的拖曳能力。
更重要的是,目前在售的拓陆者皮卡(全系5MT车型)厂家指导价为8.23-16.76万元,和国产小型SUV的价格相当。
但是相比普通SUV车型,皮卡能上山下乡,能日常代步还能拉货接活,用途相当广泛。此次试驾体验了全新拓陆者的6MT和6AT版本,新车还未正式公布售价。
康明斯柴油发动机 低转高扭动力爬坡动力十足
福田拓陆者皮卡采用的是前置四驱驱动形式,发动机采用纵向布局,康明斯2.8L发动机符合国五排放标准。柴油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的进气形式,在1600转即可爆发出最大扭矩(365Nm),不过手动挡车型的扭矩值(320Nm)比自动挡的小了45牛米。
底盘悬挂方面,拓陆者采用双叉臂式前独立悬架,好处是通过上、下两个叉臂增加横向刚度,在抗侧倾方面和承载性能方面可获得更好的表现,大部分皮卡包括丰田经典的海拉克斯皮卡也采用这类型悬架。
后悬架则是整体桥式非独立结构,这是一种偏向于载重的悬架结构。拓陆者采用了5片变截面钢板作为弹性元件,这类悬架形式普遍使用在皮卡、轻客以及载货汽车上。
电控分时四驱系统 轻度越野有保障
电控四驱系统有2H高速两驱,高速四驱和低速四驱可选。其中,日常on road驾驶选择2H就已经足够,并且两驱比四驱行驶更省油;当时速低于80km/h时,可按住4H按键5秒左右启动高速四驱模式,增加车辆在雨雪等湿滑路面上的稳定性;低速四驱模式主要用于车辆需要脱困的状况下,将变速器挂到N挡位,踩下离合,按住4L键5秒左右即可激活该模式,让拓陆者可轻松应对轻度越野。
内饰设计比较普通 胜在乘坐空间和视野
福田拓陆者皮卡的定位走的是亲民路线,并不是像进口皮卡那样高高在上的售价。车内包括用料和设计皆比较普通,不过没有过多繁复的设计反倒让拓陆者的内饰变得简洁,乘坐空间和视野更为出色。
2抢先试驾福田全新拓陆者皮卡 充满乐趣的上山运动
翻越小山丘 皮卡越野乐趣多
驾驶一款车身长度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的皮卡来南昆山越野,确实别有一番体会。经过乱石路面,枕木路和涉水,翻山越岭对于拓陆者来说非常轻松。
另外,此次我还主要体验了其6MT版本车型。在4L低速四驱模式下,这款柴油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配合非常默契,根本不用担心离合以及动力不足爬坡过程中熄火的尴尬。
接近10公里的整个山路试驾过程中,编辑试驾的这款拓陆者6MT没一次因为动力不足而熄火。康明斯柴油发动机能在1600转时就爆发出320Nm的最大扭矩(6AT车型是365Nm), 低速四驱模式下在1挡和2挡之间切换挡位,走崎岖的山路如履平地。只是变速器处于低挡位时,你得要忍受换挡杆充满机械感的抖动,而自动挡车型需要忍受嘈杂的发动机轰鸣声。
拓陆者车身本来就较高,比普通城市SUV还要高出不少。坐进前排有种俯视路面的感觉,当然了前排的视野非常好,让我首次驾驶拓陆者进行off road体验增加不少信心。
另外,拓陆者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特别是在4L低速四驱模式下,转向力度变得更为沉稳。较大矿量的转向可减少修正方向的幅度,也让双手不必每次都要跟方向盘较劲,增加越野驾驶的轻松度。
由于上山路面被前几次台风过境时雨水冲刷出了一条深深的“V沟”,徒然增加了爬山难度。
对于拓陆者来说难度是有,只是需要找准正确的行走路线才能驶出山路。经过观察,我们驾驶拓陆者跨着山沟前行,此时可明显感受到非承载式车身高强度抗扭性的优势。
尽管右后轮已经打滑了,但是有四驱系统帮忙,打滑会得到很快抑制,动力传输到其他车轮上,稍微深踩油门柴油发动机巨大的扭矩输出推动这款重达2吨的皮卡一鼓作气猛然冲出沟壑重围。
玩硬派越野非常容易带给驾驶者满足感,当征服了沟壑爬到山头时,回看来路,纷纷迫不及待拍图转发朋友圈晒去。
但是,对于这款轴距超过3米的皮卡车型来说,也只能做轻度的越野体验。高难度的爬坡在不加高底盘的情况下通过性受到一定影响。好在,这款硬派越野皮卡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硬,而是非常聪明地走了外刚内柔的性格路线。
柔软的座椅,韧性十足的悬挂都让这款皮卡走颠簸路面车内不颠簸,保证了车内乘坐的舒适性。
写在最后:经过一个下午和福田拓陆者越野皮卡的亲密接触,让我对皮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皮卡的多功能多用途,让其作为生产工具属性多些。但是在国内,由于皮卡有来自政策和使用环境方面的限制,要做一名“皮卡客”面临着多重拦路虎。
开皮卡不易,心疼车主:
1、贴反光条,喷黑体大字
全车必须贴上反光条,车门上还得喷着核载、净重等几个黑体大字,严重影响了车辆美观度。
2、皮卡车15年强制性报废
按照我国的法规,皮卡归属于轻型普通货车,其报废年限为15年,而非营运轿车早在2006年便取消了强制报废的规定。对于皮卡车主来说实属不公平待遇,这也是大部分车主“望皮卡兴叹”的重要原因。
3、排放税和每年费心一次的年检
在国内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特别是美式皮卡大部分都采用大排量,因此进口国内售价也奇高,导致消费者望而却步。
另一个让人费解的是,相关部门担心皮卡车使用久之后排放不过关,遂规定“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不但费时费力还限制了自己个性化改装的可能。
4、进城限时限行,车主注定只能做个“夜行侠”
在大部分城市市中心,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任何一条入城的主次道路上皆可看到限行的提示牌。
就编辑所在的广州而言,根据相关规定,每天早上7时至晚上10时(有些路段是晚上9点),持广州车牌的5吨以上货车、持外地车牌0.6吨货车禁行,而在上下班高峰期(早7时-9时,晚5时-8时)所有货车一律禁行。
换言之,想开皮卡进城?如果想开皮卡出城,还得要等到凌晨才能成行,连行走都受限,实属难受。
5、车位紧张,市中心停车难
国内很多地下车库都有限高,大部分公共停车位的长度是6米,宽度是2.5米。对于一台长度超过5.4米,宽度超过2米的美式SUV来说,这个尺寸也非常紧张,位置稍微不理想就停不下。
6、高速限速,长假过节还不免费
按照国内法规,皮卡也属于有货车的一种。因此走高速时,皮卡也得按照货车的限速行驶,最高限速是100km/h,超速分分钟钟扣分罚款。
另外,即将到来的国庆7天假期,皮卡车主也不能享受高速免费同行的特殊待遇,说好的开皮卡上山下乡呢,私家用车买来就是活受罪。